好幾年前,我曾經寫過一篇我個人對於在公開場合,

當有事故需要醫療人員協助時的看法和想法,

例如說,高鐵上廣播:第八節車廂有不舒服的患者需要協助,尋求在場的醫療人員幫忙,

我,當時,是真心認為,如果有這樣的突發狀況時,

基於對現在的環境的險惡和人性的不信任(我畢竟還是是個有被害妄想症的急診人),

我會選擇以裝死和逃避做為自我保護,

But, hey, was I wrong!!!!

 
 
 

這事件,就發生在我拖著疲憊的身軀從瑞士回來的飛機上。

 
 
 
 

在泰航,從Zurich往曼谷的飛機上,

飛機飛行了約莫四個小時多,

我買完東西(一個小型的測量行李的磅秤),吃完午餐,看了電影(Iron Man 3),

昏昏沈沈地閉著眼睛進入夢鄉,

半夢半醒之中,廣播響起:we have a patient requiring help, is there any doctor on the plane, please come to row 16!!!

空服員的聲音有一定程度的緊張和恐慌,

馬上把我從昏睡中叫醒(還保有著急診人的本能),

思考了三秒後,

本能直覺地馬上解開安全帶,戴上眼鏡(坐長途旅行的標準打扮),

站起來走向row 16。

(中途還遇到要來抓我過去幫忙的領隊大人,他是少數團中知道我真正職業的人)

 
 
 
 

到了現場,看到一位約莫三十初頭的女子躺在地上,

戴著氧氣罩在和另一位已經到達的醫師對話中。

腎上腺素分泌,評估現場,看一眼就立即反射性地進行我再熟悉不過的流程:

ABCDE,這是最重要的。

 

 

可以說話,雙頰紅潤,有合適的對答,

這都再再表示起碼目前來說沒有立即性的生命危險。

 
 
 

再聊一下天,病患(苦笑,我是度假中也會有上工的時候)解釋,

她以前坐飛機有不好的經驗,有類似恐慌症的情況,

上了飛機很緊張就喝了三杯酒,一站起來時又遇到小亂流,

就短暫昏倒過去。

在現場看了十分鐘,確定沒有大事情,就回去座位。

 
 
 

一直在思考著,明明我之前都想過也決定了,

我為什麼還是這樣衝動也好,熱血也罷,傻氣更是地,

就這樣站起來走過去。

 

不過,我在思考的那短暫三秒內,我只想到了一件事情,

如果今天我不去,如果病患有什麼樣的狀況,

明明我可以盡一份心力卻沒有做到,

我一定會後悔一輩子。

 
 

說是急診人的浪漫也對,是急診人對於生命的執著和近乎傻瓜的堅持也可能,

等事情真的發生時,嘴巴再怎麼說,事先再怎麼嚷嚷反抗,

我就是放不下我對於我的工作的驕傲和我當初選擇這個人人避之為恐不急的領域的初衷。

 
 

看著患者喝著飲料,心中著實高興只是虛驚一場,

勾起了我以前在聽到廣播:999,以跑百米的速度衝到放射科,

氣喘如牛地發現是false alarm的喜悅心情是一樣的,

好在,真的好在,沒有事情。

 
 

也希望之後的旅行都是這樣順順利利的。

 
 

PS: 事後泰航送我一套頭等艙的過夜睡衣,質料柔軟好摸,雖然是超級大件的L號,

但,嘿,回憶是無價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anna2ndburro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